Category Archives: 默认分类

在Python里抑制requests库的日志消息

我自己经常在自己的脚本开头使用logging.basicConfig(level=logging.DEBUG)初始化logging库,但是随之而来的就是requests会输出大量日志,甚至盖过了我自己的内容。所以我打算抑制requests的日志。 综合搜索的资料,和探索源代码,我发现: 所以只需要在basicConfig后面加一句 logging.getLogger(“urllib3”).setLevel(logging.WARNING) 就可以抑制这部分日志了。 另外,logging.Logger.manager.loggerDict是个好东西,可以检查当前到底存在哪些logger。通过检查loggerDict[‘urllib3.connectionpool’].propagate发现其为True,其上层也是True,因此,虽然这两层logger一个没handler,一个NullHandler,但是该logger记录的日志消息仍会逐层上传,最终被basicConfig的root logger处理。

Posted in 默认分类 | Tagged , , | Leave a comment

GNU和BSD版本的xargs 分隔符不同

例子:list=”a b c d e”; echo $list |xargs -n1 -I{} echo begin {} end 在Mac上执行结果:begin a endbegin b endbegin c endbegin d endbegin e end 在Linux上执行结果:begin a b c d e end 我这里的需求是有一堆输入,要分别以其为参数,执行一些命令,无论是否成功都要对所有目标执行,所以1 “一些命令”我选用shell function来实现,在其中读了$1作为本次处理的目标2 “所有目标”我选用xargs;如果选Parallel还得额外安装 结果发现xargs在切分“以空格为分隔符”的字符串的时候,GNU版本默认不切分,结果把整个“含空格分隔符的字符串”传给函数,执行了一次,而函数里又选了$1作为本次执行目标,其综合结果就是只对列表中第一个目标执行了一遍 更惨的是我对比的时候是在Mac上做的对比,怎么看怎么顺眼…… 最后请教同事,用xargs的-d参数解决的 GNU … Continue reading

Posted in 默认分类 | Tagged | Leave a comment

昨天遇到collectd exec插件的bug,顺便发现他们不按套路出牌啊

先说症状: collectd exec插件调用的几个外部脚本,其中总会随机有一个缺少COLLECTD_HOSTNAME和COLLECTD_INTERVAL环境变量。 搜了一下是这个bug https://github.com/collectd/collectd/issues/3041 然后我好奇啊,就读了一下修改前后的代码,发现collectd不按套路出牌。 带有bug的版本: 先setenv()设置主进程自己的环境变量,然后尝试fork(),如果成功,在子进程里execvp();主进程重新unsetenv()恢复主进程自己的环境变量。在多个exec密集执行的时候,都会访问主进程的环境变量,会有race condition,偶尔会发生前一个exec插件刚unsetenv()然后后一个exec插件开始fork()的情况,丢失环境变量。 修复后的版本: 先fork(),在子进程里准备环境变量数组,尝试execvpe()带签署环境变量数组作为参数,执行新进程(execvpe()为GNU专有扩展),或者先设置extern char **environ指针指向准备好的数组,然后execvp()执行新进程直接继承。 别人家套路: 先准备环境变量数组,然后fork(),在子进程里execve()并使用前述环境变量数组作为参数。

Posted in 默认分类 | Tagged , | Leave a comment

Tencent tlinux的$releasever比Redhat原版更反动

前几年我写过一篇批判$releasever的博客之后,现在工作中又用到了tlinux,而且发现它的$releasevar居然是2.2,是带小数的。但是看了看tlinux-release的主版本号确实是2,不带小数;它provide的centos-release的主版本号也是7,也不带小数。 折腾了一番,发现yum的config.py里,class VersionGroupConf下边的_read_yumvars(yumvars, root) 函数,直接提供了用 /etc/yum/vars/ 下边的文件来设置release属性的方法。

Posted in 默认分类 | Leave a comment

supervisor泄漏进程案例分析

起因 前几天使用 salt ‘*’ test.ping 的时候发现响应内容中有一些“某某minion was already deleted from tracker, probably a duplicate key“的提示信息。刚开始误以为是salt-key管理有问题,尝试删除再重新accept,但是依然会出错。到该minion上检查,发现上面运行了两套salt-minion*三层进程树,一共6个进程,其中一套的PPID为1,另一套的Parent是supervisord。 然后就开始研究这种情况是怎么产生的,发现有两种可能: 第一种可能 supervisor本身不被systemd监管,被SIGKILL信号杀死时,因为SIGKILL由内核直接处理,所以并没有机会关闭下属的进程,导致下属salt-minion进程树泄漏。而且不但salt-minion进程树泄漏,连同样被supervisor监管的另一个服务也一并泄漏,二者的PPID都变成了1号。 不过,如果supervisor本身被systemd监管,在其主进程被杀死时,systemd会给整个service slice cgroup里所有进程补刀,所以并不会泄漏进程;如果supervisor是被SIGTERM信号杀死,它也会给下属子进程发信号,一般也不会泄漏进程。 第二种可能 supervisor没有受到影响,正常运行;supervisor监管的salt-minion三层进程树的其中最高层进程(也就是supervisord的直属子进程)被SIGKILL信号杀死,随即,第二层进程exit(1) (不明原因,可能需要看一下salt-minion源码),导致第三层进程变成孤儿。经检查源代码的_spawn_as_child()函数,supervisor针对其监管下的每一个服务,都是采用 fork() + setpgid() +execve() 的方式来启动的,在调用setpgid()改变了process group id之后,第三层进程的孤儿收养关系就不再归属于supervisord进程,而是归属于1号进程。 随后supervisor会重启salt-minion服务,产生新的3个进程,加上之前剩下的,一共4个。 结论 考虑到观察到6个进程而不是4个,实际发生的大概是前一种情况 supervisor虽然有“能力”处理进程退出之后马上重启的工作,但是因为使用了setpgid()把下属服务与自己隔离,没使用cgroup机制把下属服务单独圈起来,又不具备1号的神圣地位,其实它并不知道到底下属了多少、哪些进程,从机制原理上就根本无法保证所有下属的孤儿进程都被其reap。还是建议不要在严肃场合使用 1号进程神圣,所有的服务进程监管工作都应该交给1号进程来处理

Posted in 默认分类 | Tagged , , | Leave a comment

滥用crond触发systemd-login故障一例

故障现象 2021年1月20日接到通知,要把systemd升级到219-73.tl2.10或以上、并把rsyslog一起升级,以修复/var/log/messages无日志内容的bug。经实验,发现使用yum升级两个软件包之后,systemd-logind的可执行文件也被更新,导致该服务处于原可执行文件已删除的状态,所以我提议,在升级步骤中增加重启systemd-logind服务的动作。在Ansible playbook里,因为不能表达“大于219-73.tl2.10“这种范围型版本号,所以就明确指定systemd的版本为当前yum能自动安装到的最新版本219-78.tl2.3 2月1日由同事执行更新操作之后,大部分节点都正常工作,但有两台发生重启事故,另有一台上的 35777 systemd-login进程占内存高达4~6G。这三台恰好是一组elasticsearch的三台master节点,均为C8机型,即16G内存的kubernetes容器。 检查修复 我尝试重启剩余的这台的system-logind,发现新进程3851号仍然占6G内存。查看/proc/3851/smaps,该区域为heap;用pmap命令查看,显示为[ anon ]。对比正常服务器的同一个内存区域,才244K而已。 检查三台故障机及其宿主机的日志,发现大量oom记录,其中重启的两台所属宿主机的kubelet也发生故障重启:Feb 1 18:43:50 TENCENT64 kubelet: panic: runtime error: invalid memory address or nil pointer dereference 先gcore一份保留故障现场。由于操作系统组同事不登录上来观察,仅提供重启进程等建议,我只好自己做检查。根据建议,检查了dbus服务(dbus-daemon进程),发现也是可执行文件被删除的状态。检查yum日志,发现在去年6月升级了dbus包,但是服务进程是3月5日启动的,也就是升级包的时候并没有重启这个服务。再次尝试重启systemd-logind,新进程14278号,发现用内存VmPeak: 5270484 kB;但是过了一会儿再观察,发现增加到了VmPeak: 6599828 kB。这说明内存的增长是一个过程,虽然增长比较快,但并不是一下子就6G的。于是我决定strace一下它。 先关闭systemd-logind服务。使用命令strace -ff -s 1000 -p 1挂在systemd主进程上做跟踪,并用-o参数把多个进程的跟踪记录分别写在文件里。然后启动systemd-logind服务。这样,strace可以跟踪到 1号进程clone+execv执行systemd-logind的瞬间,以及systemd-login最开头的行为。检查systemd-login的strace记录,发现大量访问 /run/systemd/session/ 目录下面文件的动作。检查该目录,发现大量残留文件。搜索,发现 https://www.jianshu.com/p/343a072e2521 … Continue reading

Posted in 默认分类 | Tagged , , | Leave a comment

Reproducible builds 果然是很重要的

去年10月17日公司出了个事故,“幸好有我“,力挽狂澜。我觉得还是把具体内容脱敏,记录一下吧,免得将来忘了。 早晨test环境某个自研产品组件build成功,但是运行时错误日志里一堆“Broker hostname updated”等等,仿佛孔乙己说的话,让人听不懂。我刚开始没把这个当回事,请Kafka管理员去检查,几个小时都没查出原因来。 到了午后,各自研组件纷纷开始更新Live环境的版本,发布的都是前几天在Test环境已经测试定稿的版本,居然也出现了类似的问题。更狠的是,回滚居然也无效! 最终查实,有不少自研产品的build脚本里,使用wget下载master版本的librdkafka然后编译使用。而librdkafka恰在前一天(10月16日)被提交了很多修改。当时紧急解决的方法是使用librdkafka的上一个被明确标记了tag的v1.2.1版本代替master版本。 事后复盘处理过程,觉得当时的处理过程也有问题:所谓回滚其实并非直接使用旧版本编译出来的docker image,而是重新build了旧版本,而且编译时指定的是branch名字,而不是精确的commit id,这样的问题是无论外部代码(master版本的librdkafka)还是自研代码(注意branch有可能move forward哦),都不一定是原来的版本,这个行为其实并不能称作回滚,而是带有主观回滚意向的一次重新构建。 在这种情况下,讨论自研代码和外部库的质量,都是缺乏讨论基础的。这种讨论应该基于确定的版本。 说实话,我以前对于传说中的“Google把自研代码、外部库和工具链”全都纳入版本化管理,是有点嗤之以鼻的。当时我觉得这种做法,在处理多个自研软件的外部依赖相互冲突时,会带来额外的行政成本,在国内企业的KPI风格下,会导致相互推诿。经过这次力挽狂澜之后,觉得相互推诿其实是KPI至上主义导致的,而不是把所有代码都管起来导致的;不过是否真的要管这么大范围,尚有待商榷。

Posted in 默认分类 | Tagged , | Leave a comment

广东电信IPTV 华为EC6108v9c 的使用经验

前天(3月9日)终于拨乱反正把还剩下近一个月但网络“几乎能通”的垃圾天威视讯给弃用了,换了正经运营商中国电信广东深圳公司的上网服务,并且开通了IPTV。因为今年租的房子是正经居民房,就遭遇到了经典的“弱电箱距离电视机太远”的问题。 本来IPTV盒子可以支持Wi-Fi的,但它很快就强制自动升级,把本来支持的Wi-Fi联网方式给去掉了。 网上找到一个固件,保留了“粤TV”app,并且重新开启了Wi-Fi功能,且开放安装外来安卓软件。刷新说明里写着放在FAT32的U盘里,文件名叫update.zip,开盒子之后在bootloader过程中按左右键进入recovery,然后apply update from external storage即可。但我照做的时候,recovery提示没有找到升级包。 再搜,发现还有一个所谓按待机键进入recovery的,但我按不出来。妄want图to 拆盒子短接跳线,还从盒子里掉出一个虫子尸体,算是给祖师爷致敬了。 我想了想,可能这俩方法是不同时期的。于是我在当前recovery里apply update from backup刷回旧版了,(中间还操作了一步wipe dalvik cache,清除新版的升级包,避免旧版开机之强制刷新新版)然后再按待机键进入旧版recovery,刷了这个update.zip进去。 再说网络。官版固件有线网接入,目前是IPoE(其实就是特殊的DHCP)或者PPPoE认证的;直接DHCP无法获得IP地址。我改了一下光猫,把原来的VLAN 45上联业务,从PPPoE桥接模式(即:客户端自己PPPoE)改为PPPoE路由模式,并开放下行DHCP服务,再关联到SSID1上,用IPTV盒子去连这个Wi-Fi即可。理想情况下应该开多个SSID,但我这个光猫似乎不支持多个,所以这个2.4G only的Wi-Fi就给IPTV用,而自家其他通用设备使用的Wi-Fi,用了额外一个5GHz路由器从有线网口转出来。

Posted in 默认分类 | Tagged , | 1 Comment

浅谈用过的几台120相机

之前回老家的时候,发现家里多出一台海鸥4A相机,于是2019年要过来玩了几下,开始尝试玩120反转片。但是因为最初两卷拍暗了,以及经历其中有一张拍不下去只能过卷,所以对这台机器充满了怀疑,就搁置了,又买回一台Bronica ETRSi,然后过了几个月又买了一台Mamiya M645Pro。玩了几卷之后,觉得有必要浅谈一下这几台相机的使用感受,以便将来回忆和复习。 先简单介绍一下这几台相机: 海鸥4A:竖式外观一体式、两个镜头联合皮腔对焦、腰平取景、镜间快门、过卷联合快门镜头上弦(打开多重曝光之后可以只上弦)、自动停片(固定6*6画幅)、双反相机 Bronica ETRSi:“前后长”外观模块式、螺旋对焦、选配眼平测光取景器、过卷联合快门镜头上弦(打开多重曝光之后可以只上弦)、镜间快门、自动停片(固定6*4.5画幅)、单反相机,外观是“前后长”的 Mamiya M645Pro:“前后长”外观模块式、螺旋对焦、选配眼平非测光取景器、过卷联合快门上弦(打开多重曝光之后可以只上弦)、焦平面快门、自动停片(固定6*4.5画幅)、单反相机 120中画幅胶卷,宽度6厘米,所以成像尺寸的一个边固定为6厘米,不过120的优势是另一个边长度可变,有6*6、6*7、6*8、6*9、6*4.5等多种画幅。拍摄完成之后,胶卷会在另一个轴上重新卷起来,并用背纸贴封条保护起来,不同于135胶卷拍摄完成之后退回硬质保护壳的那种做法。 双反相机因为取景和拍摄的两个镜头上下排列(左右排列、眼平取景、无反光板那种相机叫旁轴,不叫双反),机身纵向尺寸较长,内部空间大,新旧胶卷可以上下排列;考虑到腰平取景,拍摄正方形或者landscape形状照片,导致画幅尺寸不超过6*6。 而模块化单反很多都是“前后长”的外观,从前到后分别是镜头、反光镜箱(即机身)、胶卷后背三个组件,反光镜日常呈45度反射,拍摄时上翻到水平,所以反光镜箱的上下方并没有更多的空间需求,比成像面积稍微大一点点而已;胶卷后背的尺寸一般也就和机身一致,导致胶卷在后背里需要经过一个omega形状的弯曲才能放置。很多人因为不理解这个扭曲的走向,把胶卷装反,用背纸去接收光,最终拍摄失败。 说说快门的区别:海鸥4A和Bronica ETRSi都是镜间快门,即快门是镜头的一部分。好处是可以在任意快门速度上实现闪光同步,坏处是镜头必须用与机身适配的型号,且安装拆卸镜头的时候要求机身镜头均已上弦。Mamiya M645是焦平面快门,取下胶卷后背即可看到机身后面的布帘,对这种相机,其实随便插个能完成光线调节的东西在前面都能拍。 反光镜的区别:海鸥4A、Bronica ETRSi拍摄之后都是反光镜不复位的,到下次上弦的时候镜子才重新回到45度;M645Pro拍摄之后就回镜,对于高频抓拍略有一点点好处。 多重曝光:ETRSi和M645Pro,其多重曝光开关其实就是个离合器,把胶卷后背的齿轮和机身齿轮分开,就能实现只上弦不过卷的功能;海鸥4A的我没看明白是咋回事,都隐藏在机器里面了。 闪光灯:海鸥4A只能用PC线接闪光灯,且没有合适的安装位置,你需要一位摄影助理;ETRSi可以通过PC线,也可以通过选配的过片手柄上的ISO热靴;M645Pro机身左侧自带一个ISO热靴,但是Sony MI接口闪光灯的接口略微长一点儿,而M645Pro的热靴插口最前面有“墙”,导致插不到规定深度,电路无法接通。 快门线:海鸥4A和ETRSi可以插机械快门线,也就是像自行车闸线似的那种,外面管道里面伸出钢丝那种;M645Pro需要一种特殊接口的电子快门线接通左侧的开关,在闲鱼我只看到一家卖这个的。 自拍倒计时:海鸥4A在镜头上;ETRSi在镜头上;M645Pro在快门按钮旋转到倒计时模式。 电池:海鸥4A不需要电池;ETRSi需要4LR44给电磁快门、测光取景器供电,没有电的时候提供一个固定速度的安全快门;M645Pro也需要4LR44电池,但是没电的时候就完全不能用了。 RB67,貌似中间的后背适配板是不带机械传动的,胶卷过片、镜头上弦、反光板翻转三个动作分离。 海鸥4A,网上流传说如果先上弦再改快门速度,会断弦,我还没敢试……

Posted in 默认分类 | Leave a comment

经典错误——使用/etc/security/limits.conf配置文件 和 ulimit -n命令

很多以讹传讹的半桶水文章,都教人修改/etc/security/limits.conf配置文件来放宽“打开的文件数量”限制,如果可以再多一滴水的话,还会加一句“重启后生效”。 其实,使用这个配置文件,和使用ulimit -n命令一样,属于很经典的错误。 设置或放宽“打开的文件数量“限制,其本质是调用了setrlimit()函数,设置了RLIMIT_NOFILE资源。在有特权的程序中调用这个函数,可以提高上限(放宽限制),而普通权限的程序只能自己勒死自己和新生的子进程。 而/etc/security/limits.conf这个配置文件是怎么生效的呢?其实用dpkg -S或rpm -qf查一下就很容易知道,这个文件是pam_limits.so的配置文件,而pam_limits.so是在/etc/pam.d/中被login和sshd等多个配置文件声明将要被调用的。 系统开机的时候,1号进程init“自然而然”是root身份运行,其下属的getty/login和sshd进程,也都是root身份。这些程序都可以随意调用setrlimit。当身份认证(部分工作由PAM来做,所以可以读shadow文件)完成之后,login和sshd的子进程会为用户准备好session(网络登录调用pam_mkhomdir建设HOME目录、pam_limits模块设置rlimit、pam_env模块读取/etc/environment设置环境变量,甚至显示motd这种功能也是PAM模块实现的)并将自己降级到登录的用户身份,再启动一个shell给用户使用。 /etc/security/limits.conf 只对“调用过pam_limits.so“的登录过程有效。但并不是所有场景都经过这个过程的。而ulimit命令呢,它本身只是shell是一个内部命令而已,只对“该shell进程”及随后新产生的子进程有效。 但是需要放宽rlimit的程序,往往不是在shell中由用户手工运行的程序,而是提供大规模网络服务的后台进程。它们所需的rlimit,要在init脚本、service unit文件中设置;支持从root身份启动的服务,一般都有自行设置rlimit的能力。 如果不理解上面的内容,就容易引发一些莫名其妙的故障。比如之前我在FreeWheel工作的时候,前辈为后台服务写的的init脚本里没有调用ulimit -n命令,而在root用户的~/.bash_profile里有这个命令。造成的后果,就是开机自动启动该服务的时候,启动的是一个打开文件数量受限,以至于无法保持很多socket的网络服务,而当运维人员登录进去手工重启服务之后,又莫名其妙变好了,以至于没法检查这个故障到底是怎么发生的。

Posted in 默认分类 | Tagged , | Leave a comment